6月11日-13日,第十六屆“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在湖南邵陽火熱開賽。南華大學資源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廖大琪和賀海洋兩位指導老師率領李想成學生團隊,以“AI探鈾-國內首創一種人工智能賦能面向花崗巖型鈾成礦潛力快速高效的檢測系統”項目斬獲特等獎,為學校取得了榮譽。

該項目聚焦人工智能在鈾礦檢測領域的創新應用,以原創性技術突破構建了花崗巖型鈾成礦潛力的高效檢測體系,兼具學術研究價值與產業實踐意義。競賽現場,團隊以嚴謹的科研邏輯、清晰的成果展示和出色的答辯表現,從全省98所高校417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展現了南華學子在資源勘探領域的創新實力。

在項目孵化過程中,廖大琪、賀海洋從研究框架搭建到技術細節優化全程悉心指導,助力學生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科創成果。此次獲獎不僅是資環安學院師生科研能力的集中展現,更是學院在課外學術育人工作中的又一個新突破,為學科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注入強勁動力,也將激勵更多學子投身科創實踐,探索環境與安全工程領域的創新可能。
作為被譽為青年科技創新 "奧林匹克" 的 "挑戰杯" 競賽,本屆大賽以“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主題,匯聚三湘學子的創新智慧。南華大學團隊的突破性成果,在這場匯聚湖湘高校創新力量的盛事中,書寫了屬于新時代青年的科創答卷。
責任編輯 鄒蘇康